English

专业课教学应渗透人文精神

2000-02-02 来源:光明日报 北京大学 王义遒 我有话说

文化素质教育要靠学校整体环境

1995年,原国家教委开始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试点。3年多来,这项工作得到了全国高等学校的响应,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认为,这项工作最主要的成绩不在于各试点学校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而为今后的全面推广铺平了道路,而在于这项工作带动了全国高校教育思想的大讨论,从而为转变教育观念,打破过去狭隘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为培养21世纪所需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的。至于这项工作的最终成效,虽然目前不少学校已经举出了许多事例,说明它在学生中已有了良好的收获,但我觉得现在评价为时尚早。“百年树人”,教育是长期的事业,它的最终效果要在20年、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后才能见分晓。不过,我们深信,这项工作的方向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坚持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是会得到报偿的。

人的素质只有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才能养成,任何急功近利的灌输说教式的“教育”是难以奏效的。因此,文化素质教育不能仅仅靠几门专门的文化课程,几次人文讲座,在教育计划中硬性规定读书和实践的具体要求,走过去专业教育的老路。学校要着力调动全员力量,不仅教师,而且管理和服务人员都有育人意识,建设有良好学风校风,高雅文化品味,浓郁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近朱者赤”,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就能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在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问题。目前对大学生的教育还不可能是“通才教育”,无论如何,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一般都在60%以上,而且备受学生重视。如果把这部分时间仅仅看成是纯专业性的,不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我们就会丢掉这片教育主阵地,文化素质教育就难以深入,也难以持久。而教专业课的教师又占学校教学人员的多数,如果这部分人被排除在文化素质教育之外,也难以使这项工作做得扎实有力。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精神是使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一环。这里,所谓专业课程主要是指理、工、农、医等科技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涉及政、经、法等社会科学课程。

人文精神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有之义

“人文”这两个字在几年前还被许多人所讳言,人们曾认为这个词是西方“人性”、“人道”的代名词。其实,“人文”这个词在中国是古已有之。《易经》上就说过:“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这“人文”拿现在话来说,就是精神文明。《辞海》解释说,“人文”今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所以“人文”这个词我们是可以使用的。

理、工、农、医等专业课程,面对的主要是物质世界,讲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处理的基本上是“物”,和“人文”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科学技术活动是处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的,主体是人。在探求未知世界和应用客观规律来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服务的活动中都涉及人与人的关系,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包含着人文因素。在我看来,“人文精神”体现在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这是一种“态度”,英文称为“attitude”。这个词我是在1995年到美国考察包括伯克利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著名大学对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时从他们那里学来的。他们说,过去大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面向21世纪还要加一个“attitude”,使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共事,对群体和社会有责任感。这个词译成“态度”太笼统。后来向原国家教委周远清副主任汇报这次考察,他说这个词实际上就是“做人”的意思。我想这是很对的。这跟我们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我特意把这种“态度”扩展到对待自然上。这是因为人对自然的认识与利用,是以人为出发点,而最终还是回到人自身上。人对自然的态度正确与否是衡量人类成熟程度的一种标志。五六十年代流行的一句口号:“人类征服自然”,似乎表现人的壮志豪行,却把自然置于敌对的地位,看成是奴役的对象。这口号现在受到季羡林教授等的批评。他们认为人类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把自然和人对立,使之处于被征服的地位,最终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危害人类自己。我很赞成季教授的意见。体现人文精神的这种“态度”,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的一种本事。

我国的文化传统比较注重功利,古代四大发明都是技术上的成就,而缺乏科学理论、体系上的创造。近代中国由于贫穷落后,受人欺凌宰割。百年来,我国知识分子怀着极大的爱国心试图以科学来图强。“科学救国”,“科教兴国”,先后是我们的口号。百年前,科学技术被看成是“坚甲利兵”的手段,现在,发展科学技术是作为繁荣经济、增强国力的基本决策。科学技术是手段,决不可能是目的。“为科学而科学”和“为艺术而艺术”一样,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是缺乏爱国心与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为此,国家提出了发展科学技术的具体国家目标,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瞻望21世纪,国家的使命要从“救国”转向“强国”,我们总体上要从“学习”与“借鉴”西方强国走向“创新”。“创新”是21世纪我们民族的重任。因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使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繁荣富强,决不可能依靠现成的知识和道路。江泽民主席近来多次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从事科学活动的动力就应当从过去强调功利目标逐步转向强调为探索未知和追求完美的纯科学目标。我们需要探索,探索崭新的科学原理、规律和崭新的发展道路。而这种探索是难以明确直接的功利效果的。在这里我们更需要作为人文精神重要一环的科学精神。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把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我特意用了“渗透”这个词。这表示人文精神不是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的,而是与专业内容融和在一起,浸润在专业知识中的。但它又不是完全无形的,它使专业课更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人性。它使关于物质世界的知识与人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了在认识物质世界规律和处理物质与人的关系中人的主体地位。过去许多专业课教学的主要弊病在于“见物不见人”,课程只是纯客观地去讲述“物”的知识,而缺乏人认识“物”的主动性与人对“物”的“态度”。这样的课程自然显得机械和枯燥,难以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兴趣与激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